木禾的释义_禾字意思


《山海经》所载昆仑山上的“木禾”,据描述其高大茂盛,仿佛是个引人注目的。从古籍记载来看,这种植物的存在在昆仑山上应不算是稀罕之物。广泛被大众所承认的是,这是一种植物。那么,这究竟是何种植物种类?现今是否仍可见其踪迹?这正是探寻“木禾”的深远意义。

探秘上古昆仑海棠岭

鉴于《山海经》中的命名方式与现代命名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不能以现代思维去解读它,更不能用普通话来直接解读古文。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错觉”,觉得《山海经》中描述的神兽、植物名称与我们的方言颇为相似?

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结合当地方言,我发现“木禾”这种植物在上古昆仑周边地区十分常见,其果实也十分普遍。我甚至可以断言,凡是年岁超过三岁的人,几乎都曾品尝过这种果实的滋味。

对于我的说法,或许有读者会心存疑虑,认为百分百吃过有些夸大其词。请耐心听我细细道来。

前次我们探讨了“若木”的秘密,结果发现是我们的误解。而今,关于“木禾”的真相,却是我们未曾想到的。上古昆仑虽地域不小,但在广袤神州大地上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

谈及隆回县北部的崇山峻岭地区,在《早安隆回》风靡之前,除当地人外,外界对其知之甚少。而“木禾”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它是一种高大木本的禾类植物或类似禾本的木类植物,其粗细需多人合抱才行。

尽管类似的描述听起来有些模糊,但实质上,“木禾”其实就是一种果树。它的果实像禾类作物一样丰收,一簇簇地挂满枝头。我们的祖先根据其特性为其命名,寓意着其果实丰收的景象。

虽然前文描述稍显啰嗦,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木禾”的。你猜到了吗?它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梨”。这个答案是否让你感到意外呢?

有人或许会说,《山海经》记载如此普通之物,是不是在凑字数。我要说的是,如今梨确实普遍可见,但在过去的农村里,谁家若有几棵结满果实的梨树,那可是一大幸事。果子成熟时,主人往往彻夜难眠,日日守在树下计数。

左边那棵树上挂满了白花,是梨树无疑了。

关于梨的果实形状像禾类作物的问题,现在的确难以理解。但想想那些未经特殊培育的野生梨子。它们生长在山里,随性所欲地结果实。每颗果实小而硬实,待到霜降后才逐渐。在隆回县北部山区一带,人们至今仍称这种梨为“禾梨”。

如有读者仍持怀疑态度,未尝过此果味,我只想说:不妨一试购之品尝一番。现今市面四季皆有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