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是哪一天_七夕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正月初四的今日,家神灶君降临时刻。
在山东各地,正月初四是个特殊的日子,传说灶王爷会下凡清查户口。家家户户都会留在家中,准备丰富的供品,点香燃烛,燃放鞭炮,以示对灶神的恭迎。
除了灶神,山东地区也深受火神的。人们渴望日子红火兴旺,所以在除夕夜,山东普遍有“照庭”的习俗,即在门前燃烧材料照亮门庭,以求吉祥避邪。
火的双面性也让人忧心。为了避免火灾,人们会举行“送火神”仪式。在这一天,人们将玉米梗或麦秸绑在棍子上点燃,然后送到河里,象征家中一年平安无火灾。在鲁中山区,大年初四傍晚,村里的者会集结众人,共同准备这一仪式。
无论火神还是灶神,都代表着先民对光与热的崇拜。火神的原型祝融氏,在甲骨文中,“祝”字形象似人在神前跪拜、开口祈祷,“融”字则表示炊气上升。“祝融”即是掌管炊火,为人们带来光明与温暖的神祇。
在逐水而居的部落中,火堆的温暖与照亮是家的象征。灶的神格随农业发展而独立出来。过年时,山东地区有全家一起享用“折箩”的习俗。这里的“折”指将酒席后的剩菜集中倒在一起。“箩”即箩筐。“折箩”即是把剩菜混在一起重新烹饪的传统美食。
在《孔府内宅轶事》中记载,孔令贻喜欢吃“渣菜”,这种菜是将前一天的剩菜剩饭混合后再次烹饪的食物。这反映出过去人们在食物不富裕时,对食物的珍惜与再利用。
如今,在鲁南农村仍保留着将红白喜事剩余菜肴混合一起分送的习俗。在大年初四这一天,山东乡亲们还会进行室内清洁和垃圾处理。更重要的是,深夜时他们会准备祭品、果品、香烛等物品,以燃香、击鼓、礼拜的方式敬财神。
相传大年初五是财神的诞辰,商人们为抢得好彩头会提前至初四接财神。祭财神时需供奉羊头和鲤鱼,象征吉祥与富贵。不论是否经商,人们都会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燃香、放爆竹、点烟花,以示欢迎财神。
这种“抢路头”的行为并非单纯拜金,而是一种心理调适的方式。它承载了人们祈求幸福、避免灾难的美好愿望,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过去人们生活单调闭塞,需要节日来调节心情。围绕二十四节气的节日就像钥匙一样,打开人们心中的锁。不仅是孩子,大人也热爱这些节日。在山东半岛,有些地方甚至会提前一天庆祝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