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的人注意了_无意后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


意识与注意,两者紧密相连却又存在差异。注意,作为心理活动的鲜明特征,它指引我们的精神焦点和集中力。而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觉知,它反映的是被注意的内容或特定对象。

注意的基本特性,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根据这两种特性的强弱,注意可被细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以及更高级的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虽然这可能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只要我们耐心解析,便能逐渐领会其精髓。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指的就是那种没有预设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便自然产生的注意类型。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书籍时,突然间客厅传来的巨响很自然地吸引了你的注意。这便是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的体现,它仿佛是一种条件反射,使我们的注意力得以定向探究。

而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则是一种自觉的、有预设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类型。它产生的因素主要依赖于四个方面:一是对活动本身的依存性,二是对兴趣的依存性,三是对活动的依存性,四是对人格的依存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我们能主动维持和引导随意注意。

至于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它是一种既有预设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类型。相较于前两种注意类型,它显得更为高级和复杂。这种注意方式既随从当前的活动和任务,又不需要我们额外付出意志努力去关注。例如,成年人在行走时无需过多关注脚步,这就是随意后注意的体现。

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其实正是对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的生动描述。这种自然而然的注意方式,让我们在熟练掌握某项活动后,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它,而无需过多地分散注意力。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注意,都是我们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