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的多音字组词_切的同音字有哪些


(一)赠颂

菏泽的土语代代相传,传统文化的底蕴值得我们去铭记。

“赠”字,有着挺立、掀起、推等含义。《正韵》中解释为“执也,执手操持、操作、劳作之意”。它也可以与“㩳”字古时通用。“㩳”颂,表示推搡、撕打的意味,我曾经与大家分享过,此处便不再赘述。如今,我们来谈一谈这个“赠”字。《集韻》中“赠”的读音为双讲切,即双上声。也就是说,“赠”字在古音中有shuang的音韵。因为方言是历史的回声,尽管普通话已无此音调,但我们仍需保留古音的传承,否则我们的方言字乃至方言本身都将消失。

以“赠”字为例,若我们不遵循古音,便无法找到能准确表达我们菏泽方言中shuang音的汉字,也就无法用文字准确描述这一含义。在日常对话中,“shuang”的发音多种多样,有时表示摘取、掰断,有时则是推打的意思。比如,我去你地里掀起一些笋叶来,中午蒸着吃;这红薯梗子还嫩得很呢,推两把吧,用辣椒一炒味道肯定很赞;去把高粱叶子掀开,回来我们编个蓑衣。等等。如果我们不遵循“赠”字的古音shuang,虽然口语可以表达,但用文字描述就会变得困难。面对这类情况,我们应当尊重古音的传承。这就是菏泽土话的魅力所在。

(二)黏稠

菏泽的土话代代相传,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铭记。

(三)商(央)扬

菏泽的土话中承载着世代的智慧与传承,值得我们去珍惜与弘扬。

“商(央)扬”,这一词汇在《博雅》中解释为“问也”。《类篇》则解释为“告也”。在我们的话语中,“商yang”多用来描述一种轻柔而非大声的对话方式。我们的方言里常有一种词组称为“重叠商商”,指的就是轻声细语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咉”字在方言中也可以和“商”字通用。“咉”(yang),意为应答之声。两个字在读音上相同、在含义上相通,基于它们的构字意义——言、口与央组合而成,“央”代表着恳求、中心和焦点等含意。“言”、“口”和“央”结合起来便形成了一种谈话的焦点、是非的讨论或众人关心的主题。“咉”与“商(央)”作为形容词都较为贴切,“咉yang”之词的确可以在我们方言中使用为两字相通的说法。“商yang”这个词汇过去在我们方言中经常出现,常被用于描述两个人之间轻言细语地交流的情形:比如“都半夜了怎么还有人在这轻声细语地聊着天呢?”或“你们几个姑娘家在这小声嘀咕什么呀?都该吃饭了。”这些情景在菏泽的土话里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