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蜈蚣有多大_巨型蜈蚣长3米图片


在自然界中,蜈蚣、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并称“”,这代表着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其中,蜈蚣或许是我们在现今社会中较少见的物种之一,其种群数量因环境变迁、气候影响而逐渐减少。

虽然蜈蚣体型相对较小,但在农村地区,人们对其仍心存畏惧,普遍认为它们具有毒性。对于我们的家禽鸡来说,蜈蚣可能只是一道美味佳肴。

从常规思维来看,海鸟位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蜈蚣则属于较低端的生物种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有巨型蜈蚣捕食海鸟的记录。这种巨型蜈蚣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诺福克岛群中的菲利普岛上,因此并非广为人知。

据科学团队的监测,这种巨型蜈蚣在岛屿上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捕食关系,海鸟成为了它的捕食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巨型蜈蚣已取代了岛上缺乏的捕食性哺乳动物的角色,成为了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要根除它们,可能会引发岛屿生态链的变革。

那么,这种巨型蜈蚣每年吃掉3700只海鸟的数据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据科学研究团队观察记录的捕食率估算,这种巨型蜈蚣每年能捕杀并吃掉2109至3724只雏鸟,展现出了极为强悍的捕食能力。尽管这种巨型蜈蚣是在1984年才被正式描述为一个新物种,但人类的干预,如引入猪、山羊等物种到菲利普岛上,已经导致了这种巨型蜈蚣数量的减少。

蜈蚣属于节肢动物,常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据科学记载,目前仍有约两千八百种。而一般的蜈蚣体长较小,大约在9cm至17cm之间,宽度在0.5cm至1cm之间。这种巨型蜈蚣却能长到近一英尺(约30.5厘米)长,实属罕见。

这种巨型蜈蚣以岛屿命名,被称为“菲利普岛巨型蜈蚣”。尽管它的体型庞大,但与海鸟相比仍显得较小。那么它是如何捕杀海鸟的呢?答案还得回到蜈蚣的本性上。这种巨型蜈蚣具有剧毒,其毒液被包裹在两个被称为毒爪的钳状附肢中,用于固定猎物。夜晚是它们的猎食时间,它们会在海鸟的迷宫中穿行,利用夜色的掩护进行“偷袭”。

“菲利普岛巨型蜈蚣”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拥有强大的导航系统。在寻找猎物时,它们会走不同的路径,而这两根超级敏感的“触角”就是它们的导航利器。

这种巨型蜈蚣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毒液”,与普通蜈蚣一样,这也是它能够捕食比自己体型大的物种的原因之一。蜈蚣的毒液含有多种成分,能够引发强烈的“连锁效应”,如胆固醇等。虽然被蜈蚣咬伤不会致命,但疼痛剧烈且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