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原文带拼音_将进酒古诗注音版
“将”字读音的历史演变
为了解相关字的读音及其演变历程,我们必须参考历史上的韵书。从现有资料来看,最早的韵书如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的《韵集》已不可考,但隋朝陆法言所著的《切韵》被视为唐代官方的韵书。虽然《切韵》已失传,但从现存的唐代文献中仍可窥见其韵音体系。
在唐代,《刊谬补缺切韵》中记载了“将”字的读音。该书指出,“将”字在平声和去声中有不同的读音,但其所用的字母是相同的。根据《守温韵学残卷》的记载,“将”字所属的字母为“精”母,但并未提及“清”母的读音。平声的“将”常作为虚词或发语词,而去声的“将”则表示实词意义,如将帅。
随着时代变迁,《广韵》在北宋时期对《切韵》进行了修订,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版本。《广韵》沿用了唐代的音韵体系,对于“将”字的记录也沿袭了旧制。在陈彭年等人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中,开始出现了“将”字“清”母的读音,即今天所谓的“qiāng”音。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将”字的读音发生了显著变化。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详细阐释了“将”字的音韵演变,指出“将”字的平声“清”母读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吕世宜所编纂的《古今文字通释》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将”字读音的变化。
“将进酒”中“将”字的读音辨析
关于“将进酒”中“将”字的读音,宋人朱熹在《诗集传》中曾采用叶音法来调整古音与宋音的不符之处。虽然叶音法在现代音韵学界已受到质疑和批判,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尽管“将进酒”中的“将”读为“qiāng”与传统的叶音法不完全吻合,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语言随时间发展的变化。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朝各代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讨论“将进酒”中“将”字的读音时,我们需要明确两点:一、现代人读为“qiāng”是沿袭了清代的语音习惯;二、根据现代汉语的规则,“将”字仅有“jiāng”和“jiàng”两个读音,分别对应不同的词性。依据音韵学的普遍规则,我们应遵循所处时代的读音规则,不必强行恢复所谓的古音。“将进酒”中的“将”应读为“j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