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怎么写_家谱的正确编写方法


关于家谱的构架与编纂

编纂家谱,大致应包含以下各项内容:

一、谱名。此名常称为族谱、家乘、宗谱等,用以记录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等,是家族的历史图籍。

二、谱序。规模较大的家谱,卷首常有一篇至多篇的序文,为每部家谱之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新序、旧序、客序、跋语等,记录关于本族的历史与记述。

三、凡例,亦称谱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编纂原则和体裁,为家谱编纂提供指导。

四、谱论。家谱中常设有谱论一章,收录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以及对修谱的意义、功能等进行阐述,为研究谱学提供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章。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及其家谱的赐予、表彰等,展示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嘉奖,反映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遗像与像赞。记载祖先及家族中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包括遗像及其背面的像赞。

七、族规族约。为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用以约束和族人的宗族法规。

八、祠堂志。记录宗族、家族祠堂的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等,收录相关碑文、诗文等。

九、五服图解。阐释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及其含义,即斩衰、齐衰等。

十、世系考述。为主体部分,记录家族成员的世代关系,采用宝塔式图谱或牒记式图谱等形式。

十一、传记篇章。记录家族中“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等事迹和传记资料。

十二、谱系本记与世序录。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包括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等。

十三、族产纪要。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义庄等。

十四、契据文约录。记录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等。

十五、墓地与名迹志。记载族中公共墓地的情况及本族相关的山水桥梁等。

十六、任宦记述。记录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

十七、年谱与艺文志。年谱按年、月、日记录个人生平事迹,艺文收录家族成员的著述。

十八、字辈谱与派语诗。记录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十九、领谱字号管理。对每部家谱编以号码,以便管理分发。

二十一、纂修与捐资人名簿。记录家谱的编纂人员及捐资助修的族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