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是寓言故事吗_惊弓之鸟的寓意和道理


很久以前,更赢与魏王并肩站立于高台之上,目睹天空的飞鸟翱翔而过。

更赢曾向魏王提及:“我若以王的弓弦虚拉之技,无需箭矢,仅以弦音,便可将翔空的飞鸟击落。”魏王初听此言,疑惑之色甚浓:“如此之法,竟可降服鸟儿乎?”但更赢信心十足地答道:“此乃实情。”

随时间流转,一只大雁自东边天际飞来。更赢轻拉弓弦,那大雁竟如箭般坠落。魏王见状,不禁惊叹道:“你的箭术竟能至如此境界?”

更赢随后解释道:“此乃一只曾受过伤的鸟儿。”魏王好奇发问:“先生何以知之?”更赢缓缓道来:“其飞行之态缓慢而无力,鸣声更是凄凉哀婉。飞行缓慢乃因旧伤作痛,鸣声凄凉则是因它久失同伴之音。其心中旧伤未愈,惊恐未消,一闻弓弦之声,便急欲逃离,而触碰旧伤,终致坠落。”

虽然这是一则寓言,但它揭示了一个心理现象:受伤且失群的鸟儿之所以会因弓弦之声而惊弓坠落,是因为它再次听到了类似弓弦的声响,“引而高飞”时触动了旧伤。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条件反射”的结果。

成语“惊弓之鸟”即源于此故事,人们常以此比喻那些曾受过惊吓、心有余悸的人,一旦遇到类似情况便会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