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是什么意思_灵犀指的什么


《甄嬛传》中,有这样一幕引人注目:甄嬛在为公主命名时,与皇帝进行了深情的交流。

“甄嬛恭请皇上赐名,”甄嬛微笑地开口。“祈请皇上一声决策。”

皇帝思索片刻,和颜悦色地说道:“名为‘灵犀’吧。”

甄嬛点头表示赞同:“奴婢也正有此意。”

皇帝微笑道:“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之间的默契,不言而喻。”

...

提及“心有灵犀一点通”,大家都不陌生。这不仅仅是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台词,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来形容心心相印、默契十足的成语。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表达:“某某某,连选择同一家餐厅、同一个包间吃饭都能如此默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那么,“灵犀”究竟是什么呢?“心有灵犀一点通”又是怎样来的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关于“灵犀”,有两种解释。

一说,传说犀牛角上有白纹,感应灵敏,因此犀牛角也被称为“灵犀”。

无论是有白纹的犀角还是通灵的“犀”,人类都将其比喻为“心领神会,感情共鸣”的意思。

关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唐朝时期,李商隐参加了一场宴会,邂逅了王茂元的小女儿王朝云。她端庄秀丽,聪慧可人,令李商隐一见倾心。

宴会结束后,李商隐对王朝云念念不忘,写了许多情诗托人寄给她。他却没有收到任何回信。李商隐郁闷之下借酒消愁。

时间流转,一年过去,两人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意外重逢。李商隐喜出望外,与王朝云重逢在曲池桥边。

两人互诉情愫时,李商隐发现王朝云仍保存着他寄给她的情诗。误会解开后,李商隐决定向王朝云提亲。

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王家的地位,李商隐决定先考取功名再提亲。

数年苦读后,李商隐终于进士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功名。他与渭源节度使王茂元相识并获得推荐。王朝云得知李商隐的到来后立即与他相会。

在两人深谈时,李商隐感叹彼此之间的默契与心灵相通:“或许这就是心有灵犀吧。”他心中的情感如泉水般涌出,写传千古的诗句。

小时候,我们或许曾以为“灵犀”是一个叫“林夕”的女孩的代称。长大后读到李商隐的《无题》诗才明白:“原来世界上并没有那个叫做‘林夕’的纸片女孩。”

“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仅仅是成语,更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写照。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默契和情感共鸣是如此珍贵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