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个偏旁的千古绝对


探寻华夏千年之韵——对联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其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叫做对联。对联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在意境上也要达到高度统一。

自古至今,我国文学宝库中珍藏了无数精妙的句子和对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否有些古人创作出的上联,至今仍无人能完美对出下联呢?答案肯定是有的。特别是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的几对对联绝句,一起来看看能否为它们添上精彩的答案吧!

第一联之谜:空闺独守寂寥心

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尚寡妇的孀居女子。在那个时代,女子再嫁常受世俗眼光所限,但尚寡妇并不在乎这些。她独自居住在空旷的房间里,倍感寂寞,然而又不愿妥协。于是她以对联招亲的方式,希望能找到一位知心人共度余生。

她的上联是:“寒窗独对空寂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她的孤独感,还巧妙地运用了偏旁部首的相,传达出她内心的渴望。下联不仅要与上联意境相符,还需在字眼和结构上保持一致。遗憾的是,由于这副对联难度过高,一直无人能对出完美的下联,这也让这个对联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绝联”。

第二联之韵:五行之首难配对

有人称“烟锁池塘柳”为一句唐诗,也有人说是明朝末年陈子升所作,甚至有传言说这是乾隆皇帝的杰作。不论其出处如何,这五个字的部首分别对应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这一特点使得这个上联难以找到合适的下联。

第三联之趣:倒读正读皆可通

据说这一联是由唐伯虎所写。在一次四川东部的之行中,一位和尚请求他在一幅画着荷花的画上题字。唐伯虎看到后即兴写下了“画上荷画”。这句对联的巧妙之处在于无论正着读还是倒着读,读音都是一样的。后来清朝诗人李调元为它对出了“书临汉墨翰林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对仗的要求,但仍有待完善。

千古绝对之传说

这些被称为“千古绝对”的对联,多数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它们有的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下联,有的则仍然无人能对。这些对联的难度极高,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近年来虽然有诸多绝对被今人对出,但大多只能称之为佳作而非绝对。

分享两幅名联

一、望江流的对联

传说有一名士在成都的望江楼前感慨万千,吟出了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然而他却无法续出下联,只能惆怅而去。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李吉玉先生偶然间对出了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这对联的诞生实属巧合却也工整至极。

二、烟燕眼的对联

清朝末年有一人见烟沿艳檐进入燕窝的情景而创作出上联:“烟沿艳檐烟燕眼”。此联的难度在于七个字的同音且要形成辘轳格的特殊结构。虽然多年过去仍无人能对出完美的下联“雾捂鸟屋雾物无”,但这个上联所讲述的故事却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