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的做法_晒干的紫背天葵怎么吃


当进行繁殖工作时,应精心选择那些成熟适中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枝条的选取上应避免过嫩或过老,以15至18厘米的长度为佳。枝条下部的叶片应当去除,仅留下两片叶片,并分别剪掉一半,随后将其插入苗床之中。在托插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株距至关重要,以6至10厘米为宜。插条入土约三分之二,然后覆盖遮阳网保持湿度。大约经过十至十五天的时间,扦插苗便可成活。全年中皆可进行扦插操作,然而在春秋两季生根更为容易,甚至可以直接将节段枝条扦插于栽培地里。

在华北地区的三到四月间,紫背天葵可进行露地栽植,而在南方地区则几乎全年均可移植。该植物虽能在贫瘠土壤中生存,但更倾向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以及通气良好的壤土环境。栽植时需注意行距为45厘米,株距为35厘米,每穴栽植2至3株,每亩地可栽植4000至4500穴。

当条件适宜时,紫背天葵的生长速度极快。为保证产品的脆嫩与高产量,需及时提供充足的肥水。生长旺期建议每半个月追施一次肥料。在采收后的两到三天内应及时追肥浇水,每亩地追施尿素7至10千克。对于浇水工作,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而又不积水。在雨季需特别注意排水防涝工作。偶尔在干旱季节,可能会有蚜虫危害其的茎叶,此时需及时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紫背天葵的采收工作主要针对其上部的嫩茎叶部分。当上部的叶片数量达到7至8片且长度约15厘米时便可进行采收。首次采收时需在茎基部留下2至3节以便新生的嫩茎能够匍匐生长。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后便可进行第二次采收。从第二次采收开始,仅需在茎的基部留下一节即可控制植株的高度和形态。每亩地每次可采收约500至700千克的紫背天葵嫩茎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