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怎么加氟_汽车空调加冷媒步骤


制冷剂充注方法详解

1. 称重法

这种方法通过实际称量加入系统中的制冷剂重量来确确的充注量。通常在已知系统所需的充注量,并且要求全额充注的情况下使用此法最为有效。例如,整体式设备往往适用这种方法。若充注量微小且仅需对系统进行维修时,常规做法是先排空系统中的制冷剂,维修完毕后,再根据系统需求加足制冷剂。

2. 电流法

该方法需在空调电源输入端安装一个钳形电流表。将制冷剂钢瓶连接到空调低压端的加液口管路,排除管内空气后启动压缩机并打开钢瓶阀门添加制冷剂。通过观察钳形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当其读数达到额定电流时,即可停止添加制冷剂。

3. 压力法

制冷剂的饱和蒸发温度与其压力有对应关系。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后,可查出相应的蒸发压力,并将其换算成表压。在高低压回路中安装压力表,通过观察表压变化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

4. 视镜法阐释

使用液管中的视镜来判断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是常见的方法。观察视镜内的液态制冷剂流动情况,透明液态制冷剂流表示系统充注适当。若出现气泡或闪发现象,则说明制冷剂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系统充注正确,视镜中也可能看到气泡或闪发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液体管道中的阻力造成压力下降,导致制冷剂闪发。

例如,冷库中风机转速的突然改变可引起冷凝温度变化达5.5℃至8℃。这种情况下,贮液器内的液体温度会高于变化后的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直到液体温度降到饱和温度以下蒸发才会停止。

在不同运转条件下,系统可能有不同的充注要求。不能单纯依赖视镜来判断,还需对系统性能进行仔细分析。

5. 液位计法及其他方法

部分系统储液器设有液位测试口,可通过观察测试口是否有液冷剂出现来判断充注量是否足够。大型贮液柜可能配备浮子指示来指示液位,与汽车上用的汽油箱构造相似。

对于小型系统,若无其他简易手段检查充注量,可通过测定冷凝器出口液体过冷度来确定。在稳定条件下运行装置时,比较冷凝器出口液管温度与饱和温度的差异。这种方法通常仅用于工厂总装系统,但可现场快速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6. 过热度法

对于配有毛细管的小型单元系统,可使用过热度法。通过测定吸气管道与蒸发器管上的温度差异作为过热度差值来判断充注量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