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拼音_形容词+的+名词


春之晨,破晓时分,天空渐染,染上微微的红晕,鱼肚色的天边飘着红紫交织的彩云。

夏之夜,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丽,漆黑如墨的夜晚,萤火虫翩翩起舞的场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即便是在细雨蒙蒙的夜晚,也能见到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飞行。

秋之时,夕阳斜照西山,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巢窠飞去。成群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令人感动。随着夜幕的降临,风声和虫鸣愈发悦耳动听。

冬之晨,雪后或霜前的早晨,生起熊熊炭火,手捧暖炉穿过走廊,那闲适之情与寒冷的冬晨和谐共存。

……(此处为留白,未给出完整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言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四季景物的热爱。

二、学习生字

会写的生字:

黎(表示早晨)、晕(晕染效果)、漆(漆黑一片)、幕(夜幕降临)、愈(愈发明显)、旷(空旷无物)、怡(怡人景色)、逸(闲适自在)、免(免去负担)。

会认读的生字:

凛(形容寒冷)、冽(形容寒冷清冽)。

重点学习的多音字:

晕(yūn表示晕倒;yùn表示圆晕)、朝(cháo表示唐朝;zhāo表示朝气)。

1. 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写时四字的上宽下窄结构,季字上方的撇捺要舒展。

2. 检测学生生字自读和开火车读的情况。

3. 确保学生读准生字词后,课文朗读将更加流畅。

4.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并板书:春天对应黎明;夏天对应夜晚;秋天对应黄昏;冬天对应早晨。

三、品味动态描写之美

1. 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描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学习其动态描写的技巧。

(1)预设交流句子:“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这句的动态描写之处在于萤火虫的飞行状态。

(2)学生再次朗读句子,尝试读出萤火虫飞行的动态之美。

(3)教师动态描写即写出事物运动时的样子的描写手法。这里强调重读能表现萤火虫动态美的词语。

四、师生互动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