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一个甚_三点水一个甚怎么念
封面新闻记者团队:闫雯雯、君、周琴、伍勇
现今的石门栈道
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出发,经过大约6小时的驾车旅程,您将抵达汉台区河东店镇的石门栈道景区。这趟旅程的全程为520公里,与古蜀道的线路大致平行。
石门栈道的真实面貌隐藏在景区的背后,需要深入探索。实际的路段距离景区仍有一段距离,目前被水所淹没。
石门栈道是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石门水库时被淹没的。在此之前,有13件摩崖石刻被移至汉中博物馆,这些被大众所熟知的“石门十三品”。
这批“国之瑰宝”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占据重要地位,也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摩崖石刻中还藏有关于“蜀地宝藏”的秘密。
流传于两地的顺口溜
在彭江口镇,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轻易地背诵出那句流传已久的顺口溜:“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个传说在汉中也同样流传着相似的版本:“石门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打得开,买到汉中府。”
这表明汉中与眉山虽然相隔500公里,但方言中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西南官话是这一区域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
对于四川人来说,来到汉中就像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也许在几百年前,两地的人们就沿着蜀道往来交易,交换着不同的货物和传说。
历史悠久的石门隧道
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时间是明朝末期,而蜀地的人们与石门的缘分要追溯得更早。在汉中市博物馆的陈列中,有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被称为《鄐君开通褒斜道》。这个摩崖刻石记录了东汉时期石门隧道的开通过程。
摩崖上所镌刻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古代交通工程的珍贵资料。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过渡过程,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书法的演变历程。
书法艺术的宝藏
提及“石门十三品”,人们不禁会想起它的巨大书法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摩崖石刻被誉为了“书中仙品”“极作”,是学习书法者的必修之范本。
其中,《石门颂》作为“汉三颂”之一,被清代书法家杨守敬赞誉为“真如野鹤闲鸥,”。而《通阁道表》等作品则记录了汉代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历史变迁。
这些摩崖石刻的发现地犍为郡武阳正是今天的眉山县彭山区。这两个地方在两千年后仍然紧密相连。
独特的文化宝藏
蜀道不仅是连接秦蜀两地的交通要道,更是文明的独特宝藏。绵延数千里的蜀道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这段历史悠久的道路,我们能够感受到儿女世代相连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秦蜀两地的宝藏,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