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挣钱吗有多少利润
近年来,随着泛二次元用户的持续扩大,动漫行业这一文娱细分领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像魏无羡、蓝忘机、漫威英雄、狐妖小红娘苏苏以及火影忍者等作品,都在各自的粉丝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爱奇艺、腾讯、B站等大平台也纷纷加大了对动漫领域的投入,推动着整个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自从2015年《大圣归来》动画电影创造票房奇迹后,尽管后续的爆款作品相对缺乏,但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策略一直是动画从业者们不断探索的目标。
儿童国漫:风口的到来
在一次关于“2018年国漫评价”的论坛中,现场大屏幕播放的路人“街采”结果揭示了公众对于国漫的评价。面对询问,许多路人都给出了较低的评分,但当被问及喜欢国内动漫还是国外动漫时,仍有不少采访对象选择了国外。这也反映了2018年国内动漫行业在取得一定成就的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动漫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行业现状也是喜忧参半。动画电影方面,尽管国产动画作品数量增多,但在票房和口碑上与进口动画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18年国内上映的进口动画27部,累计票房高达24.83,而国产动画34部,实现票房16.22。这显示出在内容、题材和类型上,国漫正努力呈现多元化特点,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有行业观察者如郑亚旗认为,儿童国漫正处在风口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也坦诚地指出,相较于国外优秀动漫作品及其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动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探寻更佳的商业模式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资本的退潮,如何通过一个更有效的商业模式来推动国内动漫电影市场的发展成为了业内的热门话题。动漫行业的变现渠道虽然较长,但并不意味着无法挖掘。以迪士尼为例,虽然其最的项目并非是某一具体的作品,而是其主题公园和媒体频道等衍生业务。
对此,行业内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动漫作品的创意是产业链的源头。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衍生品如主题公园、舞台剧和图书等业务的开发,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市场。他们也强调了文化根脉的重要性,如黄伟明所言,“文化是我们创造IP的一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