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翻译_天净沙·秋逐句注释及译文


《全元散曲》选录佳作

马致远(约1250年至1324年),字千里,别号东篱,为现今北京地区的人士。他被誉为“姓名香贯满梨园”的杰出文学家,是“元贞书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元朝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他,作为元曲四大家(据不同说法有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或王实甫相提并论)中的一员,被誉为“曲状元”。

【创作背景探究】

马致远年轻时渴望建功立业,但因元朝的所限,他的抱负未能如愿实现。一生中,他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这使得他心中充满失意和不满。在他的游历过程中,创作了《天净沙·秋思》这首流传千古的作品。

【知识扩展】

《天净沙》为散曲中的一种形式。散曲是元朝新兴的诗体,它是一种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随着时间的发展,许多文人开始大量创作这种形式的作品。

【词语释义详解】

“枯藤”指的是干枯的枝蔓;“昏鸦”则是在黄昏时分鸣叫的乌鸦;“人家”即农家;“古道”描绘了古老而荒凉的道路;“西风”代表着寒冷、凄凉的秋风;“瘦马”形容的是体瘦如柴的马;“断肠”表达了内心极度悲痛的情感;“天涯”则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夜幕渐渐降临,老树上缠绕着枯萎的藤蔓,乌鸦在黄昏中寻找栖息之所。一座的小桥横跨水流之上,旁边是稀疏的人家。古老的道路上显得格外荒凉,秋风愈发显得凄冷。一匹疲惫的瘦马载着漂泊的旅人独自前行。

落日西沉,思乡之情令人痛断肠的旅人仍在天涯漂泊。

【诗歌鉴赏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