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_数学比一比教案图片
【生活数学教学设计】第1课 时:认识高矮
设计者:石彩娟
清徐县特殊教育学校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九名学生,年龄从七周岁至十一周岁不等。其中包括五名男生和四名女生。学生中包含自闭症、唐氏症以及脑瘫等多重残疾儿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A组学生两人,能够配合教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认知、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B组学生三人,认知能力尚可,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C组学生四人,各项能力较差,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需教师频繁关注与辅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高矮概念。
2.教导学生使用目测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4.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并理解高矮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教导学生准确使用目测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教学准备:
教室内的实物如窗台等作为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北窗台(高度明显)与南窗台(相对较低)的差异。
2.请一名学生尝试触摸北窗台,其他同学观察并交流发现的问题(一般摸不到)。
老师进行示范触摸,展示北窗台高南窗台矮的实际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4.老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比高矮”。
二、新授知识
1.初步感知高矮概念
使用身高测量仪进行身高测量,让学生观察升降杆的升降过程,体会身高的差异,初步感知高矮的概念。
2.师生互动比高矮
师:有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比一比身高?
选择一名学生与老师进行身高比较,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结果。
3.总结比较方法
师:同学们是怎么比较出高矮的?用了什么方法?
老师总结并强调使用目测法进行比较,并解释在比较时需站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三、巩固练习
1.同桌之间比一比
学生与同桌进行比较身高,并交流结果。
2.看图贴花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简述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比一比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