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闻什么切成语_闻什么知什么成语


在故事中领悟4-10岁孩子所需的基础常识

你是否还记得“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呢?

扁鹊觐见蔡桓公时,稍作停留。扁鹊言道:“君王之体有疾于腠理之间,若不即时治疗,恐怕病情会逐渐加重。”然而桓公却不以为然,扁鹊虽出,但桓公却自认为无病。十日后,扁鹊再度觐见,言及病情已深入肌肤,若再不治疗,病情将更为严重。然而桓公依然不以为意。扁鹊再三告诫,而桓公始终不予理睬。最后扁鹊再视,竟发现桓公之病已深入肠胃,难以医治。此时桓公方才派人询问扁鹊病情,扁鹊曰:“病在腠理之时,可用汤熨治疗;在肌肤之时,需针石以除;而在肠胃之际,尚可借由火齐之法疗之。若已侵入,那便是我力所不及的了。”遗憾的是,五日后,桓公病重,寻找扁鹊时,他已离开转至秦国。最终,桓公因未能及时就医而身亡。

虽然具体细节无需我再详细解释,但今天我要分享的成语故事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个故事名为《讳疾忌医》,它描述了神医扁鹊如何多次见蔡桓公却遭其拒绝治疗的经过。蔡桓公的忽视与固执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去世。

《讳疾忌医》的故事中还提到了神医扁鹊的诊脉方法——望、闻、问、切。特别是切脉的技巧,它开创了中医诊断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