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经典语录_为人处世低调的古训
古训之中,低调是人的风骨,沉静彰显智慧,随和则是人生的境界。
低调是人的风骨
低调,是一种内敛的清净姿态,是人生必须秉持的稳重之态。它要求人们抑制住那份自负的言辞,平息那股过于张扬的处世风格。俗话说得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曾国藩在咸丰九年九月十五日的日记中,深思天道之理,认为天道恶巧、恶盈、恶贰,更强调了“露”之恶。这里的“露”,用今天的话来说,即高调之举。
曾国藩提倡的“浑”,便是我们所言的低调、内敛、谨慎等品质。我国文化大家唐浩明指出,文化含蓄蕴藉,不喜张扬,同时也倡导圆融之道,大度包容而不走极端。他将“浑”列为君子八德之一。
何为“浑”?曾国藩告诫儿子纪泽不要过于机灵透剔。他对李榕说:“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从这些中,我们能领悟到“浑”的含义——聪明才华不应轻易显露,喜怒哀乐应保持内敛。
沉静是智慧的体现
庄子曾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心静者,能听见自然之声,品悟天地规律。沉静是一种深邃的风度,它蕴智慧的灵光。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在经历风雨后能拥有平静而强大的内心。
智慧与道德如清泉般从宁静的心中流淌而出。只有当心灵沉静下来时,人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真正开启智慧之门。
随和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随和是一种内在的素质与文化底蕴。它代表了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态度与狂风暴雨中的坦然自若。
拥有随和心态的人必是远瞩、宽宏大度之辈。随和需要良好的自身修养和淡泊名利的心境。它要求我们与人为善、换位思考、感恩并真诚赞赏他人。
随和的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固执己见、不斤斤计较。即便在原则问题上也是平等交换意见而不闹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