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的基本概念,并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1

教学目的:

1. 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并知道1分=60秒。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时钟、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询问学生对于钟表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组成。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 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计时器,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辅助指导。

3. 学生反馈:秒针是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用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4. 体验1秒钟:学生跟着秒针的“滴答”声,做拍手或数数的活动,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二)认读“秒”

1.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几秒?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2.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8等所代表的时间。

(三)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的变化。

2. 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3. 学生反馈,教师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题,补充相关题目。

2. 活动:下课铃声响起,让学生迅速整理学习用品,体验整理所需时间。

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

1.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 学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时间单位时、分、秒,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计算。

二、新授

1. 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观察钟表或使用计时器来计算时间差。

3. 让学生试着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转换练习,如分钟转小时等。

三、巩固练习

1. 做相关练习题。

(在此部分可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如做饭的时间、上学路上所需时间等,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