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感受_新学期的感受怎么写


我们必须明确,读后感并非简单的读书笔记,它包含了读与感两个层面。读是基础,而感则是核心。我们应当将重点放在“感”上。这里的“感”,并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地阐述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抒发自己读完文章或观完作品后的真实情感与思考。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感”字呢?读后感、观后感中的“感”,其实是围绕阅读或观看后的“感想”展开的。这种“感想”包含两个方面:一为感受,它是浅层的、感性的、直接的,是在阅读或观看的瞬间产生的,通常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连;二为感悟,它是深层的、理性的、间接的,需要通过思考和联系其他事物来获得。若想写出优秀的读后感,就必须要在感受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感悟。

举个例子,当读完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后,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这是你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受。但当你擦干泪水,是否会进一步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内心?是人物所展现的品质,还是故事中某个情节的触动?当你开始这样深入思考时,你的感悟也就自然加深了。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我们需要学会深入挖掘事物的共同点,多问自己问题,多进行假设,并将实际生活与自身经历与之相联系。这对于经验尚浅、阅读积累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挑战,但并非无计可施。其实,按照“引-议-联-结”的四步法来写作,或按照更为简明的“四段式”结构来文章,都是行之有效的入门方法。

读后感的写作并无固定模式,关键在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与独立的思考。只要你能做到言之有物,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与观点,那就是一篇好的读后感。虽然我们在试卷上很少见到专门的读后感作文题目,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写读后感、观后感。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