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_示字部首与什么有关


【构字解读】:“示”,乃上天显露征象,垂示吉凶于人。其字形源于商代甲骨文,初时似祭祀用的祭台或神主牌位,亦有解释认为象征神祗的位置。西周后,其基本字形稳定,上方两横如祭台,下方三划如祭台的支柱。示字关联于祭祀、神事,皆因天象,人需遵循。

祭祀时,示字所指方向双重。一为向上,敬奉上天、神灵、先祖,表达追忆、祈求与忏悔。另一为向下,展示上天所垂示的吉凶祸福。虽未见过甲骨文的准确释义,但引申其义,以天象示人为核心,解释为上天展示征象给人,亦颇为准确。

从字的衍生意义来看,“示”的左半部分常构成示字旁,许多与神祗相关的字如祝、祖、福、祸等都是从“示”字演变而来。例如“祝”,指主持祭祀的人;“福”,指神祗降福,常有酒坛子等祭祀用品相伴;“祸”,示人不善之行将带来灾祸。这些字都反映了古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

古人对天象心怀敬畏,视其为神灵的。大灾大难之时,上天似乎在以各种方式向人们发出警示。古人认为人应修德立身,与天和谐相处。这是自古以来的观念。

【字义演变源流】:“示”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祝”字意为祭主赞词者;“祖”指始庙,即祖先的祭祀之地;“福”为神祗降福保佑;“祸”为神祗降下的灾祸等。“祗”、“神”、“祈”、“禱”、“禪”、“社”、“祚”、“祀”、“祟”、“禁”等字,都从“示”字而来,各具含义,多与祭祀、神灵相关。

【例句】:

又如,《论语•八佾》中:“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此处以手掌为喻,强调了对于天地之间的事理需明晰领悟,方能如天之示人一般明了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