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的皮皮虾为啥没肉_皮皮虾没肉空心怎么回事
昔日《食神》于内地放映之际,潮汕牛肉丸之风靡盛行,全国各处涌现了众多潮汕牛肉丸火锅餐厅。我记忆犹新,在北京团结湖附近“农业部”东侧,有一家广受赞誉的餐厅,其经营潮州牛肉丸火锅,午后时分则变为农业部内部食堂。该餐厅总是宾客盈门,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吸引众人的卖点正是那Q弹可口的牛肉丸——落地后能如乒乓球般弹跳,其口感自然也是鲜美无比。
牛肉丸的起源可追溯至潮汕客家人的智慧。当地特色小吃“牛肉兜汤”便以牛胸、牛腿的优质肉质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和特殊处理后,再以大锅清水煮成汤品。每头牛的优质部位肉质有限,其余部位的肉质亦需得到妥善利用。于是,潮汕人便将剩余部位的牛肉剁碎,借助棒槌不断敲打,据传需敲打数万次,直至成为细腻的肉泥,再塑形为牛肉丸。因其内部留有空气,故而能如乒乓球般高高弹起。
那么,为何潮汕人偏爱将牛肉制成肉丸形态呢?这要追溯到古代的商贸往来。两千多年前,土耳其及半岛的商贾乘船而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开展贸易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在此定居并开设了众多餐厅,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传统美食。其中,土耳其的“科夫塔”菜肴便是将牛肉剁碎制成丸状。“科夫塔”一词在当地语言中即表示敲打之意。潮汕的牛肉锅店中,常见有伙计手持铁棒不断敲打肉馅,敲打时间越长,牛肉丸的口感便越好。
在《食神》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撒尿牛肉丸,其实是指的广东人俗称的濑尿虾。刚从水中捕捞上来的濑尿虾会因紧张而一股水——其实是它的尿——这也成为了与牛肉丸相辅相成的佳肴之一。在清朝同治年间,上海松江地区的王师傅为使牛肉丸更添鲜味,将濑尿虾煮熟后取肉混入汤汁中制成的馅料包裹于牛肉丸内。食之便会有汤汁四溢的体验,《食神》中恰如其分地形容:“牛肉的鲜美与濑尿虾的甜味交融在一起, 比我的初恋还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