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_osi从低到高的七个层次
双工模式详解
--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框架
OSI模型是由ISO提出的一种网络参考框架,它在数据链路层主要依托于ISO/IEC 766…标准,
而网络层则以CLNP和X.233…等协议为主。尽管现今的互联网大多以以太网结构为基础,使用IP协议,OSI模型在以太网中的广泛应用并不显著(仅IS-IS协议例外)。当前互联网中的大多数通信协议,实际上都是基于TCP/IP协议模型开发的。
深入理解TCP/IP模型
-
探秘以太网帧格式类型
以太网帧格式主要包括ETH II帧格式和802.3帧格式。
这两种帧格式的作用在于对上层数据进行二层封装,使得数据在通信过程中必须装成帧,才能被物理层转换成bit 0,1,最终放置在物理板卡上发送出去。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802.3帧格式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方面表现更佳,这得益于其增加了LLC、SNAP控制字段。这种帧格式常被用于二层控制协议的封装,如STP、GVRP、LACP以及IS-IS协议等。
关于两种帧格式的具体细节:ETH II的S.MAC之后是type字段,而802.3的S.MAC之后则是length字段。在字段取值方面,ETH II的type字段取值通常大于1536,而802.3的length字段取值则小于1500。就承载数据量而言,ETH II的数据量通常大于802.3。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常见的以太网帧Type取值及其含义:
1. 当Type值为0x0800时,表示该帧的上层封装的是IP协议。
2. 当Type值为0x0806时,表示该帧的上层封装的是ARP协议。
3. 当Type值为0x86DD时,表示该帧的上层封装的是IPv6协议。
4. 对于Type值为0x8847(单播)和8848(组播)的情况,该帧的上层封装的是MPLS协议。
还有Type值为0x8864/8864的帧,它们表示该帧的上层封装的是PPPoE协议。
Type值为0x8809的帧,其上层封装的是LACP协议。
以太网帧格式和OSI模型是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概念,深入了解它们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