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修怎么读_束脩的读音


孔子之言:“有赠厚礼者,我必以之。”

解释:

1、“束脩”(xiū):指一束干肉,即十条干肉,为古代常见之见面礼。

孔子曾言:“若有赠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者,我未曾不给予。”

解析意涵:

初看此言,似乎孔子教学生的前提是学生需赠予见面礼。然我们应避免误解其意。此为直指人心之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此语中隐几个现实问题值得深思:

当你有求于人,而对方未能助你,是否全然是对方之过?

此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次出现。不论是陌生人之间,或是熟人之间,因这类问题而产生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我们是否曾反思,为何他人一定要助我们?

尊师重教的理念告诉我们,求人时应有正确的态度。不论对方是否帮助,尊重应始终置于首位。也就是说,无论结果如何,尊重的前提是不变的。我们不能因关系亲密就忽略礼数与尊重。

真正的尊重应当持久而坚定。不能只在表面上尊重,对方不助你时便立即变脸,这表明内心的尊重并不真挚。出发点的自我为中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

我们应明白,得来之物不宜过于轻易。

常言道,若得之物过于容易,人们往往不珍惜。但这并非关于珍惜本身的问题。如同我们阅读论语,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努力与坚持才能达成。这样的得到才是真正的得到,否则只是身外之物。

最后一点启示是,不应认为所有事物都理所应当。

许多人未学会仁,却学会了用仁来他人。有人认为对自己而言,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例如,他们给孔子送了肉,便认为孔子应该重视他们,把这一切都当作了理所当然。这样的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如在公交车上,有些老人会认为年轻人让座是理所应当的。但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些,每个人都曾是年轻人,也曾不懂得尊重。只有当人们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时,才能真正地理解尊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