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555工作原理_ne555引脚图
关于1.555芯片引脚图解析
在探讨1.555芯片引脚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其引脚的功能。
第1脚为电源负极端(GND),提供稳定的电压参考基础。第2脚是触发输入端(TR),用于接收外部的触发信号。
紧接着,第3脚是输出端(OUT),用于输出信号。第4脚为总复位端(MR),可用于对芯片进行复位操作。第5脚控制端(UC)和第6脚调值输入端(TH)则分别用于调节和控制芯片的特定功能。
第7脚放电端(DIC)用于控制放电过程,而第8脚则为电源正极(VCC),为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芯片的内部结构包括分压器、比较器、RS触发器、输出级和放电开关等几个部分。
该芯片具有两个比较器。在初始上电阶段,上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5脚电压会直接达到2/3Vcc,而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则会直接达到1/3Vcc。这样的设置使得外部电路连接的2脚和6脚电压可以通过比较器输出对应的R、S电压。
对于RS触发器,它是通过两个与非门的正负反馈形成的逻辑电路。当R=0,S=1时,我们假设Q输出为高电平。这将导致与非门G2的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并且由于R=0,Q非也会变为高电平。由于S=1,Q的输出则会被拉低,这与我们的假设矛盾。反之,如果假设Q输出为低电平,推导的结果将与假设相符。
当R=1时,S=0的情况同理。通过这样的逻辑推导,我们可以了解RS触发器如何根据输入信号来保持或改变其输出状态。在R=1,S=1时,Q输出将保持前一个状态不变,这体现了动态变化的特点。其记忆功能使其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保持上一个状态。
当R=0,S=0时,真值表上Q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当R和S都从0变为1时,Q和Q非都可能处于高电平状态。由于我们无法确定Q还是Q非哪个先变化,以及两个与非门的传输速度差异,因此Q的输出是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