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的雅称_十二个月唯美称呼
一年十二个月,各具雅称,你是否曾为这十二个月份的别称而心动?
一月,孟春之月,又称为端月、柳月。端月之名源于秦朝为避嬴政之讳而更名。正如古人所描绘,“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此时银柳插瓶头,生机勃勃,故有“柳月”之称。
二月,仲春之月,别称如月、杏月。正如《尔雅》所言,“二月为如”,万物相随而出,生机盎然。而到了三月,桃花盛开,春意正浓,因此又有“桃月”之称。
四月,孟夏之月,又称为梅月、槐月。因梅雨季节来临,故有“梅月”之说。而此时槐树盛开黄白色花瓣,因此又被赋予了“槐月”的美名。
转至五月,又有了仲夏之谓。初夏时分麦子熟了,便称之为“麦月”;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有用菖蒲和艾叶辟邪的传统习俗,故五月也被称为“蒲月”。
六月则迎来盛夏的荷月。六月三伏时节,荷花亭亭玉立,因此有了“荷月”之称。此时的夏天如暑,又有“暑月”之称。
到了七月,便是孟秋之时。在这个季节中,“瓜月”是对七月的独特称呼。秋天瓜果成熟,“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故有此称。
八月则是仲秋之月。此时桂花盛开,因此被赋予了“桂月”的美称。《易经》中又有“八月为壮月”的说法。
九月的秋意更浓,菊花的绽放又赋予了九月“菊月”的美名。秋天的气候日渐凉爽,万物逐渐萧瑟。
十月是孟冬之始。因秋去冬来、露水增多而得名“露月”。《后汉书》中也有“阳月”之称。
进入十一月,为仲冬之时。这个月份又被称为“葭月”,因为冬月里的葭草吐出绿头。《礼记》中还称它为“畅月”,意指万物闭藏畅快无忧。
到了岁末的十二月,称之为季冬之月或腊月。古代在腊日时有贺岁之俗,故有此称。因农历十二月常与冰雪相伴,故又有“冰月”之称。
如此一来,十二个月份各有其雅称。每一月份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寄托。那么,在这十二个月份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