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无成的意思_一辈子一事无成的人


心灵静寂之谜

王阳明在其著作《传习录》中提到,有一类人虽然日日奔波,累至疲惫不堪,但总是事无寸进。

文中如是道:今人在饮食之时,即便无事当前,其心亦难平静,此乃因心已习惯于忙碌,难以自持。此言揭示,即使无事时,人的心亦会不安宁,时常陷入慌乱与忙乱中,往往是由于一颗浮躁的心导致的。

好好吃饭其实也是修身之道。面对繁忙的世界,最为繁忙的,其实便是我们的心灵。特别是一个没有修养的心灵,常常会生出许多无谓的念头。

若心常处于“妄动”状态,念头如滚雷般不断在心中炸响。这样的心所引导的行动,便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无法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或。

人们往往沉浸在各种所谓的琐事之中——无论大事或小情,无论无关于己的事务或纠结于细枝末节之事。回望时却发现,大到宏观目标,均未能达成;小到琐碎之事也毫无意义。

对于内心如野马般难控之人而言,如何使其归静?

王阳明提出,关键在于实践“精一之功”。

据《传习录》记载,王阳明特别强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提出“精一”之道以安定人心。

何为“精一”?它指的是内心应如简如易,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专注于当下时刻,不沉溺于过去或未来。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如同心痛一般专注其中。只有正念充盈时,即使杂念纷飞如江河之水,也无法侵入内心。

只有做到“精一”,才能掌握心学的强大武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曾国藩曾言:一个人做事时,应将全部精神投入其中,始终不渝、持之以恒。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行望着那行新而心中难定。人的修养如果没有恒心支撑,则一生都难以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