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栽培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术的配料


双孢菇,因其洁白的形态和营养丰富的特质,被誉为“白肺菇”,其栽培量在全球食用菌中稳居首位。营养价值极高,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其中包含8种必需的氨基酸,对于预防高血压、降低胆固醇具有显著效果。双孢菇也常被冠以“保健食品”和“菇中之王”的美誉。

在栽培双孢菇时,需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确保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还需兼顾产品上市期和加工部门的加工能力。在北方的秋季播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栽培方式多样,包括室内床架栽培、塑料大棚畦式栽培以及室外露地畦栽等。

采用室内床架栽培的方式,可以更轻松地控制菇房的环境条件。一旦发生病杂菌和虫害,也更容易进行处理。这种栽培方式的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二次发酵和消毒操作。在使用床架栽培菇房前后的过程中,严格的消毒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床架的层距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层距不宜过密,以避免室内废气积聚,影响双孢菇的产量。

对于粪草类培养料的配方,每100平方米铺料15厘米的深度需要干牛粪2600公斤以及其他草料等辅助材料。而合成培养料的配方则涉及干稻草、过磷酸钙、尿素、碳酸钙和石膏等材料的精确配比。将晒干并粉碎的粪肥与切好的稻、麦草交替铺设,进行发酵处理后移入已消毒的菇房进行二次发酵。

完成发酵的培养料呈现出深褐色、的质地,且含水量控制在65%。将这些培养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厚度控制在16厘米左右,并进行消毒处理。随后进行翻料和通风操作,待温度降至适宜播种的范围后进行播种。播种后逐渐增加通风量,并注意检查杂菌和保湿工作。当菌丝长至床底时,覆盖约3厘米厚的土壤。这层土壤应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高有机质含量和大持水量。

从播种到采收的双孢菇生长周期大约在35天至40天之间。期间的管理工作包括水分控制、通风换气以及挑根、补土、追肥等操作。在出菇期,需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以协调好温度、湿度及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