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班都学什么_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学口才


自“双减”实施以来的一年间,虽然校外学科类辅导班逐渐减少,但兴趣班却如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

不论是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随处可见的广告都试图挑动您的担忧,尤其以语言类、口才类的辅导班为突出。

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课程:播音主持班和口才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似乎在告诉我们,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就应该来报班,而性格外向、热爱表达的孩子则更需要这些课程。这听上去合情合理,却也颇具迷惑性。

那些只偶尔参加一次的课程,可能并不能为孩子的表达提供太大的帮助,甚至有可能变成无谓的支出。有时孩子们会按照老师的指导,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一些篇章,但这些篇章往往只适合舞台而非日常生活。课程结束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自主表达”。

在此之前,许多家长可能都认为在生人面前不敢讲话、不愿意表演就是孩子嘴笨、表达力差的体现。

固然家长们对孩子的表达能力抱有期望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种能力的提升并不完全依赖于参加各类主持班或口才班等培训。实际上,孩子的表达能力是否强大,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强烈的自主表达欲望。

在家庭或公共场合中,有些孩子可能保持沉默,但在与同龄伙伴相处时却能滔滔不绝。单纯地让孩子参加主持口才班,学习各种话术和标准化的表作,只是学到了一些表面的技巧。他们是否明白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这些话是否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呢?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提升表达能力。

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如果强行送他们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使他们更难以将“开口表达”视为一件轻松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