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的风俗_吃饺子的讲究大忌


正月初五,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俗称“破五节”。在旧时,从年初一到初五,民间有着诸多禁忌,如不可用生米煮饭、妇女不宜动针线、禁止打扫卫生以及不能打碎物品等。而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便被解除,因此称之为“破五”。那么,在这一天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讲究呢?

祭财神

祭财神是正月初五的重要习俗之一,不仅在南方盛行,而且在北方的许多地方也会在这一天祭拜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亦称五路神,包括户神、灶神、土神、门神和行神。祭财神的目的是迎接财神,希望他能为家中带来金银财宝,让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富裕起来。

送穷

正月初五的“送穷”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岁时风俗。此举意在送走“穷鬼”(穷神),避免穷困潦倒。因元旦至破五期间不倒垃圾,人们认为可以聚财,但垃圾堆放多了会影响卫生。初五这天要清扫垃圾,并将其送出门外,称为“送穷”。

大扫除与放鞭炮

大年初五黎明时分,人们便开始放鞭炮,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屋内外的垃圾需扫出大门,并放置到屋外一角。随后燃放鞭炮,象征着一切穷气、穷鬼都被赶跑。此日必须放鞭炮和彻底打扫卫生,以祈来年好运。

接路头神与祭路神

路头神或五路神被视为财神,人们祭祀他以求财源广进。古人祭祀路神以求平安,为“祖道”之俗。而吴地习俗中,接路头神的祭祀也是为了路神,但此时的路神已转变为财神。

食俗与忌讳

大年初五的食俗以吃饺子为主,寓意着规避周围谗言和霉运。人们在这一天还需注意一些忌讳,如不宜做事、不宜吃生米煮的饭等。尤其是初五不宜串门,以避免见到被视为不吉之象的“穷神”。

其他传统活动

除了上述习俗外,正月初五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活动。例如燃放烟花爆竹、吃“水饺子”、拆旧衣等。这些活动都寓意着驱除邪气、迎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