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作文300字_以小见大的随笔200
深究小事的内涵,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技巧。这便是从微小的细节中,洞察并阐述深远的道理。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一篇关于《一件小事》的片段作文,只需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情清晰表述出来,文字流畅即可。此时的教育并不着重于挖掘文章背后深层的哲理。当步入四年级,同样的题目《一件小事》却要求学生更加深入地通过叙述事情来明确表达中心思想。
例如,一位学生详细描述了自己收拾房间的过程,最终将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并获得母亲的赞扬。在这件小事中,他领悟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自立自强的真谛”。这样的领悟,为习作增添了思想深度。
事实上,小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情,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素材的积累意识。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常常将学生日记作为培养孩子素材意识的重要途径。他们要求学生写日记时,要尽可能清晰地将当天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情记录下来(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日记不仅仅是记录一件事)。在记录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经过都必须详尽无遗。
随后,老师会不定期进行“事件回顾”的总结活动,让学生翻看自己的日记,梳理主要事件,并让学生对哪些事件记忆深刻进行总结,从这些事情中寻找到何种启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欣喜地发现学生们的作文中频繁出现了他们在日记中记录的事情,学生也不再为找不到“事儿”(即习作素材)而苦恼。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小事虽然微小,却蕴巨大的教育价值。
对于家长而言,“双减”后,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家长是否应该引导孩子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从而丰富他们的习作资源积累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