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愧疚简短的说说_关于愧疚的句子


时光轻绘,岁月静好,

人间情感,最是深浓。

亲恩如山,子女受其庇佑,成长之中。

人至中年,行至生活半途,上承老父老母之养,下育稚子嫩芽。

人生课堂,我们共感父母之辛劳,亦显自身之软肋与无助。

今述五首诗词,蕴藏浓烈亲子之情。

节选自《诗经·蓼莪》

蓼蓼者莪,母爱深似蒿草。哀我之生,父母劳心劳力。

生如莪蔚,难以为继。瓶之罄矣,父母之爱无绝期。苍生之间,无父母何依?

父母养我,呵护备至。出入门户,总览怀中。欲报之德,天高水远!

此诗为悼念亡亲而作,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元代王磐《野菜谱》中记民谣,述抱娘蒿之香美而不可食。

自喻似是而非,既不成材又未能尽孝。

又以瓶罐喻己与父母之情,当父母年迈需奉养时,子女却无所作为。

思及此,心中羞愧难当。

周寿昌《晒旧衣》之句

忆起旧物仍存三十载之久。长袍领襟虽旧仍有母之余温。

想修补却又恐了母亲的针线情深。

每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心中都有此回忆与牵挂。

每当想起便似重回母怀,泪湿襟襟。

孟郊《游子吟》之感

慈母一针一线为远游赶制衣装。

母亲细密缝补中寄托了无尽忧虑与挂念。

世间最深的恩情便是父母的慈爱,子女怎能报之以德?

孝心虽重如山,难报春晖。

蒋士铨《岁暮到家》之情

母亲爱子之心无尽头,盼儿归心切。

归家见母,喜庆之际又觉心有愧疚。

细看母亲手中新补的衣物与信中的字迹新墨尚温。

愿以寸草心再续天伦乐。

黄景仁《别老母》之叹

告别之时泪水沾襟。白发生愁为游子远行。

风雪之夜本应守在老母身旁却不能如愿。

有时子不如无子矣。

困顿之人如何再得闲暇与无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