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下一句成语是
随着二月二的到来,我们共同见证“龙抬头”的盛景。
何为“龙抬头”呢?让我们一同探寻。
自古以来,民间盛舞龙祈雨、品尝龙食、剃龙头,迎接这一盛大仪式。
今天,《文博日历》带你领略一组与龙相关的成语,感受龙的魅力。
矫若游龙,宛如新石器时期的玉龙,古老而神秘。
这条被誉为“第一龙”的玉龙,以圆润的“C形”勾勒出龙的姿态,被认为是龙最初的模样。
商代的龙形觥,远看似舟、近看似角,因其独特的器型被誉为“国宝中的珍宝”。
龙首岁月,鳄纹潜藏波涛,灵兽缠斗其身,龙尾隐入云纹,载酒之龙舟,蕴藏乾坤玄机。
西周时期的逨盉,当青铜遇见祥瑞,工匠绘出“龙腾虎跃”的绝美画卷。龙形流口倾琼浆,龙形鋬吞云雾,通身龙纹繁复,凤栖盖顶,虎踞器身,酒香与礼乐共舞。
春秋时期的龙虎纹鼓座,鼓声未响,龙虎已争雄。鼓沿一周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猛虎与游龙,游龙翻云,猛虎啸风,交织成“龙盘虎踞”之势。
汉代的龙首青铜灶,谁说烟火气里无真龙?龙首烟囱昂首向天,三口釜中蒸煮人间百味。
汉代的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是最出圈的南越国文物。玉佩双面透雕成镂空状,游龙矫健穿云,凤鸟衔尾成环,卷云纹里流淌着南越的浪漫。
唐代的金走龙,身长不过指节,鳞甲细若星芒,却昂首甩尾,翩翩而至,诉说着“龙马精神”。
南宋的龙纹夹层银杯,杯身上盘有两条螭龙,大龙垂首探杯,小龙仰面攀援,藏着宋人最含蓄的祈愿。
清代的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黎锦为海,五龙破浪,一针一线织就三百年的斑斓,是非遗的浪花里,“五龙出海”的神话,更是黎家女儿指尖的星辰大海。
从红山玉龙到黎锦波涛,华夏的龙从未沉睡。它们盘踞在青铜纹样里,腾跃于玉璧云气中,是先民对苍穹的叩问,亦是今人对历史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