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翻译_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


绿意弥漫山陵原野,白光洒满广阔平原。

子规的鸣中,细雨如烟飘散。

四月的乡村中,难得有闲暇之人。

人们刚完成养蚕与采桑,又忙于插秧之事。

翁卷,生卒年不详,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字灵舒,也被称为续古,来自乐清(现在的浙江温州)。他仅参与过一次科举考试,未能如愿,因此一生以平民身份度日。他的诗篇以精湛的技巧和清苦的诗风而著称,他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

关于字词的解释如下:

“山原”指的是山陵和平原。

“川”在此处代表平展的地面或平原。

“子规”即是杜鹃鸟的别称。

“了”在这里表示完成或结束。

“蚕桑”指的是种桑树和养蚕的活动。

“插田”则是指种植稻苗的活动。

诗词翻译如下:

绿意如墨水般浸染了山野,水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杜鹃鸟在鸣叫着,细雨如烟雾般弥漫。在四月的乡村里,很少有人闲暇。人们在结束养蚕和采桑之后,又要开始忙碌地插秧。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乡村春末夏初的风光。

前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江南景色。诗人用宽广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意境朦胧的画面。静中有动,色声相应,杜鹃鸟在细雨中鸣叫,为这秀美的画面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则描述了农事的繁忙。第四句不仅解释了“闲人少”的原因,而且“蚕桑”与“绿遍山原”相呼应,“插田”与“白满川”相呼应。“才”与“又”这两个虚词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农民的忙碌而不显露疲惫的状态。

知识普及:

子规鸟,也被称为杜宇、杜鹃或催归鸟。诗人们为了雅致常喜欢用这些名字来称呼它。但实际上,这种鸟更通用的名字是杜鹃。传说在周朝末期,有一位名叫杜宇的蜀国国王,他死后化为子规鸟,其悲啼之声不绝于耳。这可能是古人听闻杜鹃鸟鸣声凄苦而产生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