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词_苏轼的中秋诗词


《中秋的月华》

古诗吟咏中,那闲适的心境被放逐在秋天的景外,万般琐事仿佛都变得遥不可及。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若没有那轮明亮的圆月,那么秋天的意义又何在呢?

译意

秋意绵绵,闲暇时我沉醉在无尽的自然风光之中,回望人间万种事务,不过是一场梦幻。

当佳节来临之际,若是缺少了皎洁的月光,这一年中的秋天岂不是悄然虚度了?

注解

虚度:代表着光阴的流逝和错过的美好。

品鉴

此为唐代诗人司空图笔下的中秋佳作。诗中最为精妙之处,莫过于“无月”二字所蕴含的深意。

正如王建的名句中所描绘的,当月色明亮时,人们会生出秋天的思绪。而若没有月亮,那么许多关于秋天的情感和思绪便无从产生,也少了许多关于秋天的佳作。

没有月亮的中秋夜,不会引发李白的乡愁之思,也不会有杜甫的儿女情长,更不会有苏轼的兄弟之情和张九龄的爱情寄托。

“无月”恰恰突显了“有月”对于中秋的重要性。中秋的月圆,已然成为人们表达相思之情的寄托。

当月挂中天,夜色清凉,清辉照耀,人们期盼团圆。总有许多悲欢离合。即便如旷达的苏轼,也只能发出对长久团圆的期盼。

每逢佳节倍感亲情的珍贵。中秋之际,人们内心深处都会涌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渴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缓解相思之苦。

相较于秋月的深情,秋景似乎显得更为无情。人生的往事常常令人伤感,而大自然的山川却毫不在意人间疾苦。

面对这秋日风光之外的人事变迁,若没有中秋的明月,那么人们的深情将何去何从?

中秋的月儿圆满,情感却跨越千里。这首看似与月亮无关的小诗,却激发了我们对于月光的无尽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