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古诗整首_描写秋天古诗40多首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位,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是它的到来。

在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大暑是这样描述的:“暑者,热也,夏季之大者即是大暑。月之始热为小,热达高峰则称为大。”

在夏季,大暑时期最为炎热,阳光强烈,交蒸达到顶峰。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关于大暑的古诗词,感受古人如何度过这炎炎夏日。

1. 大暑

宋·曾几诗曰:

烈日如火炙,清风似隐无。书为垫与枕,果香水边浮。

禅静远而静,茅屋深深藏。盛夏酷暑苦,且惜光阴长。

诗人以静待暑退,为枕,瓜果泡水,享受清凉一刻。

2.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诗云:

大暑近秋天,林钟移夏至。桂轮夜子开,萤火映空时。

瓜果待儒客,墨池生菰蒲。纱帐卷高去,经史待风舒。

此诗描绘了大暑时节与秋天的交替之际,夜晚的萤火虫带来一丝浪漫。

3.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诗句:

老柳蝉声噪,荒庭光影烁。夏意正浓时,秋声已惊起。

寒水月下洗,白头风前梳。夜半访公侯,如何束带行。

此诗表达了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4. 销暑

唐·白居易的诗句教导我们:

消暑何须求外物,院中端坐心自凉。眼前无物扰,清风自徐来。

心静自然凉,室空则凉生。此刻身心得自在,他人难同此。

这是关于内心平静与外在环境的关系的深刻思考。

5.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的诗篇展示:

闭门谢车马,小阁避炎暑。青苔引鸟迹,绿叶垂虫书。

寒泉出古井,凉计已成疏。待到秋风起,共品碧鲈鱼。

此诗描绘了避暑的生活情景与对未来凉爽日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