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_一元一次方程运算法则
方程的基本认识与实践应用
在数学的世界里,包含未知数的等式被称作方程。要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需注意两大要点。它必须是一个等式,意味着该式子中必须有等于符号“=”,而不能是不等号如“≠”、“>”、“<”、“≥”、“≤”等。式子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所谓方程的解,即是使方程左右两边数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检验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需验证两点:一是该数确实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是将此数值代入方程的两侧,若两侧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值便是方程的解;若不相等,则不是。
例题解析
例题1:请选出不是方程的选项。
答案解析:A、B、C均含有未知数且为等式,因此是方程;而D虽有未知数,但非等式,为不等式,故D不是方程。
例题2: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求m的值。
答案解析:将x=2代入方程,得到4+3m-1=0,解此方程可得m的值为-1。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需满足四个条件:①是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次数是1;④分母中不能含有未知数,即方程需为整式方程。
进一步探讨
对于等式,我们还有其性质的探究。等式两边进行相同的加法或减法运算,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依然有效。在进行等式的变形时,必须对两边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特别要注意,等式性质中的应用中,涉及的运算必须是针对整式,且除法操作中除数不能为零。
例题应用
例题3: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答案解析:A项“若a=b,则a+c=b+c”是等式的加法性质,正确;B项“若2x=a,则x=a﹣2”变形时未同时除以2,故错误;C项“若6a=2b,则a=3b”变形不正确;D项“若a=b+2,则3a=3b+2”若想从原等式得到新等式需两边同乘3而非直接相乘。因此只有A项为正确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