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的近义词_吟古代雅称


传统吟诵有何深意?在嘉定区安亭小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被巧妙地引入了语文课堂。师生们正追寻着先贤的足迹,沉浸在古典诗文的“对话”之中。
初夏的时光里,安亭小学的语文课堂中,老师须强正带领学生们吟咏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烘》。那抑扬顿挫的旋律,平仄分明的四声,仿佛在演绎着词句的内涵。在朗朗书声中,师生们共同感受着经典的魅力。
须强解释道,吟诵的艺术介于“读”与“唱”之间,讲究“平长仄短”。这种用像唱歌似的声调来诵读古诗文的方式,能够充分激发读者的内心情感,被誉为独特的读书方式。
课堂上,学生们跟随须老师一同吟诵,“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中,古诗文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发生了改变。熊心怡同学开心地告诉记者:“背诵古诗文原来很枯燥,但现在用这种方式学起来有意思多了。”而郭尹子逸同学则表示,她回家后会向爸爸妈妈展示她的吟诵。
古典诗文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更是可以诵读与吟唱的艺术形式。像《渔歌子》这样的名篇,是即兴吟出的产物,并非纯粹的文字组合。须强老师也以实例告诉我们,吟诵虽为语声而非乐声,但可以用普通话或方言进行吟诵,让这种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在安亭小学,须强老师已致力于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践长达15年。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不仅成功申报了上海市“经典诵讲写基地学校”,还定期举行各种诵读活动。而他的研究专著《用声音传承经典》更是集结了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话形式记录了他对吟诵的深入研究。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经典的声韵之美。这本书的出版是对他个人成就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经典传承的伟大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