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工艺_景泰蓝简介
景泰蓝制品,亦称为铜珐琅工艺品,它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色。这种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已在北方广泛流传,因主要使用蓝色釉料而得名为景泰蓝。
在清宣统二年,金坛白塔后的少年邹兆林流落至北京,投身于景泰蓝制作行业,成为了一名学徒。他经过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长期琢磨,终于掌握了景泰蓝制作的精湛技艺,成为了该行业的技师。
在国成立前夕,邹兆林漂泊至上海,并在此传授他的技艺,声名远扬。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他根据上级的指示,带领徒弟们用景泰蓝技艺制作了立功奖章,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后来,他回到家乡金坛,继续传授技艺,培养了众多弟子,将这一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
金坛的景泰蓝虽源于北方,但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工艺。例如,北方的景泰蓝以制作大型和中型作品为主,风格古朴粗犷;而金坛的景泰蓝则以制作中型和小型作品为主,造型活泼玲珑且品种繁多。其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运用传统工艺,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装饰画,兼具选择性和实用性。
金坛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要求严格的手工技艺和优质材料。每一件完成的景泰蓝制品都经过制版、制胎、焊接、掐丝、焊丝、点蓝、烧蓝、磨蓝、抛光、镀金等多道工序。它具有耐酸碱、永不变形、永不褪色的特点。
以谢月清等民间手工艺人为代表的金坛景泰蓝传承者们,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使这一民间工艺美术得以传承并得到发扬光大。他们所经营的月新景泰蓝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了徽章、奖牌、饰物、玩具、俏像制品、动物雕塑、餐具、烟缸等多种纪念品和佛教用品等百余种产品,销往、日本、英国、法国等数十个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