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雪好大_一句浪好大原版


钱塘江景

钱塘江,作为浙江省的主脉,自东向西,最终投入东海之怀。其入海口如一巨大的“喇叭”,每年农历八月,当太阳、地球与月亮三者几乎排列成一线时,这里便上演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回潮秀。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便名扬四海,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目睹这一世界级的自然奇观。

钱塘湖的大潮奇观已历千年而不衰。古时,每逢此刻,文人们纷纷踏至,以笔墨描绘这壮观景象。宋代诗人陈师道便是其中之一,其《十七日观潮》便是咏叹这一盛景的杰作。

观潮时,那宽阔的沙滩尽收眼底。刹那间,江水似白虹贯日而来,如瑶台仙子不慎倾倒了玉杯中的琼浆,直洒人间。那澎湃的潮水之中,仿佛蓝天都为之摇曳,夕阳则在波涛中沉浮。

陈师道选择农历十七日,正是为了捕捉这宏大而壮观的场面。他笔下的钱塘江大潮,如今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诗人以白虹、琼浆为喻,描绘了潮水的雄浑与温柔。读者仿佛既见到了潮水的霸气,又感受到了它的柔情。

今人观潮,亦为这磅礴之势所震撼。大潮来临前,目之所及处先现一缕细线,转瞬即成银龙,伴随震耳欲聋的巨响。浪峰汹涌而至,高逾五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一群骏马向着我们飞驰而来。这般景象,每年仅此一时才能目睹。

浪潮过后,虽未直接描绘江水之状,但通过倒映天际的景象与日落时的起伏变化,间接突显了水势的浩瀚与浪头的巨大。“摇动”与“浮沉”这两个词,既具震撼力,又加深了人们对潮水的印象。

陈师道的七言绝句中,以白虹、琼浆为喻,结合早晚之景,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湖大潮的壮丽景象。这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流露了诗人对这自然奇观的深深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