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香配方大全书_香的制作过程及配方
《清平乐》中的雅致生活:香、香器与焚香之道
自古以来,熏香习俗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人除了在庄重的礼神仪式中使用香,更将香融入了日常的点滴之中。
制香:馥郁香草之挑选
熏香原料早期以禾本科的茅香为主,时称熏草或蕙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各种香料制成小饼状或粉末状的香料,如宝子或香宝子。宋人更是将香料精细研磨,制成各种香丸、香饼,其中不乏以梅花、木犀、朱栾花等自然花卉入香的佳品。
在制香过程中,宋人讲究“合香”,即将多种香料按照中医的配伍原则,通过窨香等工艺,调和众香,制成剂状。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对香料性质有深刻的理解。
香器:精巧以承香
焚香用的器皿及用具种类繁多,如香炉、手炉、薰球、香囊、香盘、香篆等。宋代制瓷业的兴盛,使得瓷质香合成为当时流行的选择。宝子、香宝子等置放香料之具,常与香炉配合使用。
其中,香炉的样式多样,有封闭式和开敞式之分。封闭式香炉中,作成莲花和狻猊形状的炉盖最为常见。而宋代还有一种鸭形香炉,不仅形态可爱,更在薰衣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焚香:袅袅之韵味
焚香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会在书房、寝室等地方焚香,以营造宁静、清幽的氛围。焚香之时,他们追求的是香气舒缓、少烟多气,香气持久,香韵悠长。
焚香之时,人们常伴随茶饮、花艺等活动,静观不语,从中感悟修心修身的愉悦,领悟人生的禅意。
的香文化是灿烂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的体现。
通过制香、使用香器以及焚香的过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香的馥郁香气,更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愿此篇能够带领您一同走进《清平乐》中的雅致生活,感受古人制香、品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