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什么意思_柒字的含义是什么
在明日的星河中,七夕的传说将再次被我们传唱。我们的传统中,数字“七”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尤其在丧葬习俗中,有“做七”的仪式,是对逝者超度和祭奠的象征。这“七七四十九天”的流程,最终达到的“断七”,在习俗中被认为是一种完结。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会避开“七”这个数字。初七不办喜庆之事,如上梁、寿宴、酒会等。在饮食和礼物上,也尽量避免与“七”相关的数量。当“七”无法避免时,人们便巧妙地以“巧”字来代替,久而久之,“巧”字便成了“七”的代名词。如问及老人的年龄,若答以“巧字头”,便知是七十岁。家中几人,以“巧字头”作答,即是七人之意。就连酒桌上的划拳游戏,“七个巧、七仙女”的呼喊声中也透露出对这一特殊数字的独特情感。
尤其引人深思的是七月初七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炎炎夏日中,人们竟将其视作节日,这其中有何深意呢?原来,尽管在古代人们的观念中这一天并非吉祥的日子,而象征着凄苦的分离——牛郎织女的星河阻隔,但现今的解读却有所不同。
在古老的文献《云梦睡虎地秦墓》的记载中,牛郎织女的传说被视为夫妻分离的象征,形成了民间婚嫁的时间禁忌。而今,“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这里的“乞”与“七”同音,“巧”则通指聪慧伶俐乖巧。于是,“乞巧”便成了女孩们祈求心灵手巧的日子。
回想三四十年前,夫妻分居两地常被比作“牛郎织女”,形容他们难得团聚。这种生活之苦,非亲身经历者难以理解。《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靳开来说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夫妻两地相隔五千里,一年仅有的相聚时光如此短暂。”这也反映了七夕背后所蕴含的有情人不能团圆的凄苦之情。
如今七夕已不再是单纯的凄苦分离的象征。它被商业文化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所谓的“情人节”。原本的悲剧色彩被转化为喜剧效果,“鹊桥相会”从分离的哀愁演变成了欢度良宵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