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什么无什么成语_暴什么聚什么四字成语
【成语名称】: 暴虎之勇
【拼音标注】: bào hǔ zhī yǒng
【注音说明】: ㄅㄠˋ ㄏㄨˇ ㄓ ㄧㄥˇ
【释义】: 比喻做事有勇无谋,冒然,缺乏周全的计划和考虑。
【出处】: 古代典籍《鲁斋郎传》中记载:“张孔回如木求鱼,鲁斋郎似暴虎之勇。”
【用法】: 可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有勇无谋、冒险蛮干的行为。
【近义词】: 有勇无谋、盲目冒进
【反义词】: 智勇双全、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例句】:
1. 单纯依赖暴虎之勇,往往难以取得成功,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2. 尽管他表面看似勇猛,但实则只是暴虎之勇,缺乏真正的智慧和策略。
【成语典故】: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性格直率,喜欢武力。他曾经对孔子说,他天生就适合用箭射穿犀牛皮,读书对他来说似乎毫无用处。然而孔子告诉他,知识和智慧就如同箭的羽毛和箭头,能使得他更好地发挥能力。但子路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又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您统帅,希望与怎样的人共事?”孔子回答道:“我并不希望与只有蛮力的人共事,那些喜欢徒手与虎相搏或轻易渡河的人正是我不喜欢的类型。”这个比喻恰恰描述了暴虎之勇的行为。
后来子路在卫国为官时遭遇了内乱。他没有用智慧解决问题而是单凭武力来应对。这导致了他的悲剧性死亡。
【寓意】:
暴虎之勇是一种只注重表面力量而忽视智谋的思维方式。成功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正确的策略和策略思维。单凭一腔热血和蛮力是难以实现目标的。
【成语接龙】:
暴虎之勇 → 勇往直前 → 前途无量 → 量力而行 → 行之有效 → 效仿前贤 → 贤哲之言 → 言传身教 → 教一识百 → 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