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_不以人观己,不以己度人什么意思


15.24子贡询问:“有一言,是否可终身奉行?”孔子答道:“或许是‘恕’吧。即自己不愿被对待的,不要加诸他人。”此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的解读。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阐述:“推己及物,其施无尽,故可终身行。此为子贡询问求道之要,孔子告以‘恕’之实践方法。若将心比心,极致之理,即便圣人也无我之执,亦不离此道。”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提到:“‘恕’字简洁而当下可行。子贡所问,实求一可终身行之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平淡,实则内涵丰富,推此心而仁道在其中。”

中提到:“‘恕’如心之自体悟,原谅他人如心之所向。”

何士明在《论语解读辞典》中详解:“‘一言’指一‘字’,孔子以‘恕’字应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解释。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

【读书感悟】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恕之道”占据重要地位。只有践行“恕”,才能逐渐达到“仁”的境界。通过阅读《论语》及各位大家的解读,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到“看轻自己,平等待人”。每个人都如同坐在自己的井底,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我们应该以宽容、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事情。

我坚信,“看轻自己,平等待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通的道理。只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将心比心,扩大自己的视野,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践行这一道理,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在我看来,人生路途漫漫,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孔子的,终身奉行‘恕’之道。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事情。这不仅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