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晚上被臭虫咬_臭虫咬后留下的疤痕怎么消除


浙江新闻,某日清晨,家住鄞州区的王女士正面临着不寻常的困扰。四旬的她,在早晨醒来时,察觉到颈部的异常红热,初时并未在意。午后时分,她的脖颈上竟出现了类似“伤疤”的痕迹,并伴有众多小水疱的生成。

这一突况令王女士颇感困惑。在前往鄞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她得知了病因——她遭遇了隐翅虫皮炎的侵袭。

回忆起可能的病因,王女士逐渐记起自己每日晚饭后在公园散步的习惯。她常常在公园的树荫下石板凳上休息。她恍然大悟地想起,偶尔会有虫子打扰,有时甚至会用手拍打。但具体何时、何种虫子所咬,她已无法清晰记忆。

经过医院的专业治疗,王女士颈部的“伤疤”逐渐消退。医生王迎林医师介绍说,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它在夜间活动,并倾向于有灯光的地方飞行。尽管这种小虫子通常不咬人,但它被无意间压死或打死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酸性毒液,对人的皮肤造成强烈的腐蚀。

王医师指出,夏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隐翅虫咬伤的病例相对增多。上周,她就接诊了多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他们均有类似的皮肤反应——疙瘩、红斑、水疱等。

一旦隐翅虫的毒液接触到皮肤,患者通常在2至4小时后出现症状。如果不慎被其咬伤,应立即采取措施。市民无需过度恐慌,通常经过三四天的治疗便可恢复。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特别是在郊外游玩时。当遇到隐翅虫时,应该用嘴轻轻吹走而非直接拍打。

在此提醒大家:在炎热的夏季里,我们更应警惕各类蚊虫的侵扰。请做好防蚊驱虫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与干燥。当您外出游玩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着长袖衣裤等。若不慎沾染隐翅虫的毒液,应及时用除烧碱外的碱性物质如肥皂水进行清洗中和。如症状严重,请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