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油多久换_刹车油6年不换要紧吗
车内的油液,除了众所周知的变速箱油外,鲜少注的就是刹车油了。
很多车友在为爱车做保养时,大多会关注轮胎和刹车片的状况,而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检查刹车油的状态。市场上大部分车型的刹车油更换周期,通常以2年或4万公里为参考标准,但实际中,刹车油超期使用的情况却屡见不鲜。甚至有些车主对刹车油的存在和重要性一无所知。
那么问题来了,刹车油超期使用会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害?如果超过了设定的更换周期,是否还需要遵循唯一参考标准呢?
趁着如今炎热的天气,我们与各位车友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刹车油的奥秘。
关于刹车油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液压油。
实际上,汽车刹车系统中的刹车油扮演着传递液压压力的重要角色。简而言之,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时,你的施力会通过刹车油传递到卡钳的上,进而推动刹车片挤压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
从本质上讲,刹车油就是一种普通的液压油。
对于液压系统而言,关键在于其抵抗高能力。因为刹车油在加压传递制动力时被压缩后体积不易减小,也就是说它不易被压缩。这也是为什么刹车系统必须使用专业的刹车油。
当刹车片在大力摩擦刹车盘时会产生高温。而高温又会通过刹车片和刹车分泵传导给刹车油。如果刹车油达到沸腾点,会产生大量气泡。虽然管路中存在少量气泡是可以被压缩的,但这将导致刹车油失去传递压力的效能,最终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而水分是刹车油中最容易出现气泡的物质。根据标准的三种主流刹车油数据(GB12981-2012),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刹车油的湿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在高温下,水分会蒸发汽化变成可以被压缩的气体。即使这种水汽量很少,存在于刹车泵中也会使车主感觉刹车踏板。
这里要强调的是,刹车油的含水率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刹车油主要以醇醚类合成刹车油为主。而DOT4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牌号。根据汽车行业标准《QC/T 670-2000》的规定,合格的制动液出厂时的含水率应小于0.2%。
以最常见的DOT4合成刹车油为例,随着含水率的上升,其沸点会明显下降。当水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其沸点会大幅降低。例如,某种刹车油的干沸点是210°C,但当含水量超过3%时,其沸点可能已经降低到152°C左右。在高速急刹时,若刹车系统产生的高温超过其沸点范围,就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不完全依赖于使用年限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刹车油。
当刹车油的含水率超过5%时,就应考虑更换新的刹车油了。因为含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其沸点大幅下降从而影响刹车的可靠性和性能。
但是有个例外:即使刹水的含水量超过了安全标准有时候也不容易被察觉。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超标的含水量的刹车油看似“正常”,但在高强度制动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选择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如检测笔或检测仪来测量其含水量。
如果不考虑专业工具的成本那么第二种办法是让维修人员在保养时用他们的经验判断一下有没有安全隐患这种检查费用基本较低大多数修理店或修理商会接受这类简单的问题建议最好也去做一个仔细的排查和判断
在这次交流中关于刹车的了解就到这里了。
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以及是否要更换
还是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和使用习惯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