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对付调皮孩子绝招_小孩做啥事都不走心咋办
在春节的欢聚时刻,表姐的宝贝孙女草莓手握一架精致的玩具相机,无论是宁静的休息室还是热闹的餐桌旁,她都紧住它,仿佛能从中汲取无尽的快乐。在欢声笑语间,一个意外悄然发生——草莓不小心将相机从桌上撞落,她的泪珠立刻滑落脸庞,伴随着清脆的哭声。看到这,表姐只是从容地拾起相机对草莓说:“没事的,这没关系。”而脸上虽未言语抱怨,眼中却隐约流露出些许无奈。
家长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孩子的一点点小事就让他们哭得惊天动地。这种“爱哭”的孩子往往比那些淘气捣蛋的孩子更让家长感到棘手。我曾听闻一位朋友的烦恼,她家的女儿在三岁之后仿佛变得“玻璃心”般脆弱,一个小玩具坏了、一次积木搭建失败或是母亲稍晚的回家都会引发她的长时间哭闹。她不禁疑惑自己性格大大咧咧,为何会养育出如此敏感的女儿。
或许你会像表姐一样感到困惑,为何孩子对一些小事反应如此强烈?是内心过于脆弱?还是习惯用哭来控制大人们?孩子的情绪表现以及我们对他们的理解方式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颗敏感的心灵雷达,对于每一个小动作都有独特感知和回应。如果我们用蹲子与他们平等相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曾深入观察过无数儿童,她发现童年早期孩子对生活环境的敏感度极高。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成长方式,更是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换句话说,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风起云涌”。以过年期间为例,当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拿走时,他们的反应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强烈。这并非因为孩子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对于物品的价值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
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有些父母选择制止孩子发泄情绪。有的会采用强硬的方法或以威胁来让孩子停止哭闹。如:“你再闹我可就不让你玩了。”而另一些父母则选择用“没关系”来平息孩子的情绪。虽然父母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温和的做法,但心理学家提醒我们,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敏感力,进而影响他们的情商发展。
这是因为这段“敏感”时期是他们情绪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时期里,孩子们通过生活的各种经验学习着全新的情感表达。他们开始感受到的不仅是表面的愤怒、恐惧或快乐等简单情绪,更是更加深层的情感如自卑、嫉妒和伤感等。因此当孩子面对情绪时除了对事情本身的反应外还会对这种情感本身感到不安。
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引导而非一句轻描淡写的“没关系”。因为这样的回答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感并不重要从而忽视它甚至否认它。这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抑郁和焦虑问题。因此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谈话才能让孩子健康地发展情商。
让我们学习如何保护孩子的敏感力。每个情绪的崩溃都是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接下来是通过与孩子共情来帮助他们平复情绪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聆听他们的故事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最后我们应该教孩子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情绪而非单纯地哭泣或发脾气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并解决问题。
后记:
当面对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应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而非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评判和改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