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嗟怎么读_咨嗟的意思
在研究北京胡同的四十余载中,我深入探索了六千多通有关碑刻的资料。我曾多次上网搜寻,但往往难以找到确切的记录。今天,我决定将这些资料一一记录下来,以供大家参考。首先推出的是《能蠲行略碑》。此碑位于西绦胡同的双寺内,其内容如下:
广济寺立禅能蠲(音娟,意为减免)的修行纪略(标题)
该碑文由翰林院待诏将仕郎(正九品文官)书写,前国子监助教虎林(现今的鸡西市)汤焕篆额。
陈继高书丹出自虎林(现今的鸡西市),其书法技艺精湛。
在万历庚辰夏,我曾造访广济寺,与立禅能蠲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当时我并不了解蠲的背景,但通过与他的对话,我深感其修行之不易。蠲的弟子仁平在一次礼佛后告诉我,蠲的修行经历颇为传奇。他以悯恤众情为依托,依止香刹,无论山林城郭,皆能庄严其道场。他修行的过程十分艰难,然而他依然以师父的身份他人。若不以此事迹铭刻于世,则将来的学佛者将失去警策。蠲生来便失去父母,孤洁无染,虽年幼却已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他十二岁时便自礼万寿戒坛寺,跟随大千震师修行。他在山林中偷听僧侣们谈论的炼魔事,深感其意。之后他便前往神仙山大川禅师处修行,大川禅师一语点醒他念佛。自此他发心精进,日夜不懈,甚至达到身体疲惫不堪的程度。但他凭借坚定的勇气和决心,坚持不坐、不眠、不畏寒暑七年之久。
自此以后,蠲的悟性顿启,逐渐能够理解修心的真谛。他更是在凶荒之时游历四方,广泛参证修心之地。在面临困难时,他仍心怀远大志向,持续深入修行。他所经历的种种困苦与磨难皆为他的修行增添了色彩。
他的故事在各地流传开来,最终在万历辛巳年(1581年)九月被记录下来并刻石于吴郡(现在的苏州),由姚起负责刻石工作。此碑文记录了蠲的生平事迹和修行经历,实为高僧传记之珍贵资料。
在此记录中,我们得以窥见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立禅能蠲。他的修行经历和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启示和警策。愿此碑文能够流传千古,为后人留下宝贵的修行经验和教训。
谨以俟述高僧者有可采焉。
万历辛巳年九月吉日
吴郡姚起刻石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