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英语怎么写_coffice咖啡英文
节后初见,让我们一同探讨一个关于“办公咖啡”的潮流案例。
在成都,有一个名为COFFICE G1的品牌正在引领一种新的咖啡消费模式。不同于其他咖啡店的手冲和创意咖啡,G1主要面向白领,以实惠的价格提供“工位”及一杯咖啡。
G1将咖啡馆转变为“共享工位”,其复购率高达30%以上,目前已有9家门店实现盈利。
那么,“工位咖啡”究竟是什么模式?其发展前景如何?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COFFICE G1的创始人李姜春的观点。
单店最高日销量达到惊人的1500杯,“工位咖啡”已然成为市场的新宠。
在成都,COFFICE G1(下文简称G1)的这种“工位咖啡”模式备受瞩目。当你走进G1的门店,你会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景:这里没有悠闲发呆的顾客,也没有频繁拍照的网红,而是众多专注于工作的打工人,快速敲击键盘,仿佛是一个大型的办公现场。
G1的门店不仅提供咖啡,还写有“NO COFFEE NO WORK”的标语,倡导着咖啡对于工作的必要性。花费48元,你便可以获得一个工位4小时的使用权及一杯意式咖啡,如果续杯可享受半价优惠,算下来68元可享一整天的工位使用。
在今年9月的成都管控期间,G1的天府三街店在无法堂食的情况下,依靠外卖服务,日业绩较往常有了300%的暴增,出杯量更是在高峰期提前预萃的情况下超过了1500杯。
李姜春分享道,G1在成都深耕多年后,看到办公咖啡的市场潜力,于是在成都玉林区推出了首家共享办公咖啡。没想到这家店日销量稳定且高,仅用5个月就收回了成本。
这家店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工位咖啡”的市场需求,也验证了G1的门店模型可行性。
如今,G1在成都已有10家门店(其中一家正在装修),9家门店采用办公模式。主力店型集中在100平以内,好的门店日出杯量在300-500杯之间。除了个别选址不当的门店外,大部分门店的经营状况都十分良好。
那么,G1是如何瞄准办公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他们下架了手冲咖啡,因为对于白领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出品稳定、口感过关的咖啡,没有时间等待手冲咖啡的制作。
在创意和鲜果咖啡流行的当下,G1选择将意式咖啡和创意咖啡的销售比例稳定在8:2。他们的门店主要销售拿铁和意式咖啡,同时增加了杯量至500毫升的大杯,以满足白领对大杯量的需求。
针对白领的提神和饱腹需求,G1还特别研发了咖啡系列和其他传统风味的咖啡产品。
除了产品上的定制化,G1在空间上也进行了独特的打造。每一家门店都充满了“办公感”,可以租赁工位、会议室或办公室。在室内场景上,G1力求还原办公环境,提供共享工位、插座、Wi-Fi等设施。
为了更好地服务白领客户群,G1对员工的培训有严格的要求——不刻意和客人聊天,确定顾客需求得到满足后不主动打扰顾客。
为了提高效率并保持成本可控性,G1开始从半自动咖啡机转向全自动咖啡机。使用全自动咖啡机后,店铺对员工数量的需求大大降低。以日出杯量在200左右的门店为例,配置2名员工就足够应对日常运营。
在运营策略上,G1没有选择流行的小店模式进行快速扩张。李姜春认为这种模式对位置要求较高且依赖外卖生存需要大量初期投入。因此她更倾向于在合理的租金范围内打造店铺空间使外卖和堂食渠道更均衡地发展。
随着行业的成熟和发展我们看到市场的细分趋势已经在一些如上海、深圳、成都等成熟市场出现。而像G1这样的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需求的品牌正在逐渐崭露头角。